人工智能系简介
人工智能系(原2006年9月组建的信息工程系)现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软件工程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3个本科专业(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个专升本专业),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大数据技术2个专科专业。其中,依托计算机类专业获批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(训)基地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教师党支部成功入选湖北省高校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和“强国行”专项行动计划。目前,在校学生2600余人,专兼职教师93人,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1人,具有硕士、博士以上学位教师76人。现有8个专业实验室,2个智能小车训练基地,占地面积1500多平方米。同时,还建有10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。
人工智能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,通过多年的发展建设,逐步形成了由10余名教师组成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团队。在导师团队的指导下,以赛代训,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,2024年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共计145项,如: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国家级一等奖、二等奖,省级一等奖、二等奖;睿抗机器人开发者(RAICOM)大赛国家级二等奖、三等奖,省级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;“中国软件杯”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国家级二等奖;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省级一等奖;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原“互联网+”)省级银奖、省级铜奖;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铜奖;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级一等奖、二等奖;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省级二等奖、三等奖;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软件和微课类省级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;“蓝桥杯”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省级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;“大唐杯”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大赛省级三等奖;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“创新、创意及创业”挑战赛省级一等奖;“西门子杯”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省级三等奖;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-网络技术挑战赛省级三等奖;“学创杯”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省级二等奖;2024年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5项,省级8项。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位居学校就业率前列,超过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平均水平。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历层次:本科学制:四年授予学位: 工学学士
培养目标:本专业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,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、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,具有工程实践能力、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、社会责任感、创新意识、团队合作意识、工匠精神、健康体质和国际视野,能够在计算机相关领域从事项目设计、开发、测试、部署、运维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。
主要专业课程: C语言程序设计、Python程序设计、Java程序设计、 数字逻辑、数据结构、计算机网络A、数据库原理、操作系统、计算机组成原理、Python数据分析与 应用、高级Web项目开发、移动端项目开发、Linux基础及应用、计算机网络工程、人工智能等。
就业方向:学生毕业后能在科研院所、教育行业、企事业与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教学、计算机应用与科学研究的相关工作,能胜任计算机相关领域的软件开发、网络设计、大数据分析与维护等方面的工作。
软件工程 学历层次:本科学制:四年授予学位: 工学学士
培养目标:本专业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,系统掌握软件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、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,具有工程实践能力、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、社会责任感、创新意识、团队合作意识、工匠精神、健康体质和国际视野,能够在计算机相关领域从事项目设计、开发、测试、部署、运维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。
主要专业课程:高等数学、线性代数、Python程序 设计、Java程序设计、软件工程导论、数据结构、操作系统、计算机网络A、数据库原理、软件需求分析、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、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、软件项目管理、高级Web项目开发、移动端项目开发、人工智能等。
就业方向:毕业生可在软件规划、设计与开发及应用的相关企业、教育行业、事业单位或政府机关等从事计算机软件规划、咨询、监理、生产、软件技术研发以及软件应用系统维护、大数据分析及应用等方面的工作。
上一篇:城市设计系简介 | 下一篇: 经济管理系简介 |